过去几个星期华为又出现在英国新闻中,主题自然又是网络安全问题。华为一直在为它的英国电讯(BT)提供大批网络通讯设备,随着第4代移动通讯(4G)波段在英国被拍卖,华为又将成为英国多家移动通讯公司的器材供应商。对英国通讯网络被中国公司“控制”的声音,这时候又冒了出来。这时在媒体上出面为华为辩护的是华为的西欧副总裁蒂姆•瓦特金斯(Tim Watkins),强调华为理解英国政府对安全的担忧,认可政府需要检查华为的产品、服务与软件,所以一直与英国政府密切合作使其满意。
在中国企业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华为确实可能是在透明度上做得最好的之一。2010年华为出资在英国建立了网络安全评估中心,让英国官方的网络安全专家可以检测评估华为的技术,用瓦特金斯的话说就是:“他们可以直接查我们的源代码。”
华为在英国的员工已有800多人,据称70%是当地人,今后5年还会继续扩张,算是有一定规模了,但是与中国能源企业在海外的规模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在《中国的沉默大军》(China’s Silent Army)一书中,作者介绍说中国石油集团在中亚的最大基地是在土库曼斯坦第二大城市土库曼纳巴德附近,在兴建初期曾有4500名中国工人在这里工作。
《中国的沉默大军》一书的两名作者分别是西班牙记者胡安•巴勃罗•卡德纳尔(Juan Pablo Cardenal)和埃里韦托•阿劳约( Heriberto Araújo)。两人都在中国和亚洲地区从事报道多年,卡德纳尔2003年作为西班牙《世界报》记者被派驻上海,以后又成为西班牙《经济学家》杂志驻北京和新加坡的记者;阿劳约2007年被法新社派驻北京,以后成为法国和西班牙媒体的自由撰稿人。
这几年来在海外出版、以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为主题的新书已经相当频繁,但是这本新书却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素材脱颖而出。这是我看到的第一本近距离观察中国经济对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产生影响的图书。他们想要展示的,是在世界各地开发矿产、输送能源、修建工程、从事贸易的中国人,以及这些人是如何在当地环境中生存,如何与当地官僚、员工打交道的。这批新一代的“海外华人”,已经不再像上一辈那样默默求生,而是正在用中国的价值观和处事手法,树立中国形象,施展中国影响力。这些人正是本书副题中所提到的那些“以中国为蓝本重塑世界”的开拓者和贸易商、幕后操手与一线员工(The Pioneers, Traders, Fixers, and Workers Who Are Remaking the World in Beijing’s Image)。
两位作者从2009年开始,花了约2年时间,走访了20多个国家,飞行了23.5万公里,驶过了1万5千公里危险而简陋的公路,共采访了500多人。这些努力的结果,是一幅以大批第一手采访素材为基础描绘出来的全景图。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20多年间,喂给这座“世界工厂”的能源、矿石、木材、珠宝等等大部份来自海外,而在这里制造的产品,许多也是销往海外。但是输入输出的双向过程,其规模之大、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对许多人来说是难以想像的。中国石油集团在土库曼斯坦的基地,计划每年向中国输出天然气650亿立方米,接近中国天然气使用量的一半左右,中土之间签署了30年的协议,当地的一位地理学家对两位作者说:“中国人是会在这儿常呆下去的。”
在中亚为中国提供能源的,还有哈萨克斯坦。这里大概最能反映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能源与商品互换的状况。哈萨克斯坦石油蕴藏量巨大,中国商品丰富便宜。两位记者从乌鲁木齐出发,先到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霍尔果斯,这里是中国向邻国输出商品的中转地,这些商品从霍尔果斯出境,被运往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再被批发销售。他们发现,乌鲁木齐到霍尔果斯的312国道平整干净,出了国境,道路立刻变得坑坑洼洼,公路上甚至没有分道线。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出的石油天然气是通过地下管道输送的,修好公路只能让中国商品进来得更容易,哈萨克人于是没有动力修公路。
同样位于丝绸之路之上的伊朗,面对西方的贸易封锁,现在也成了中国的贸易伙伴。在20世纪末,中伊两国之间的贸易几乎不存在,而现在的双边贸易额,根据伊朗官员的说法,每年已达500亿美元。当西方石油公司在美国的压力下逐渐撤出伊朗之时,中国公司刚好填补了空白。
中国每年向中东地区出口的商品之多,让一个迪拜商人阿卜杜拉•鲁塔赫(Abdullah Lootah)想出了一个在迪拜建立中国商品交易集散地的方案。他的“龙市”2004年开张,2000个入驻商户全部来自中国,有6000多名中国商人和雇员。原来要去浙江进货的中东商人,现在只要到迪拜就行了。“龙市”旁边是中远集团4万平方米的仓库,客人选中的商品就由中远集团送达目的地。伊朗与阿联酋之间每年150亿美元的贸易中,60亿其实是通过迪拜购买中国商品。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到海外开采矿产、修建基础设施等,中国公司与当地雇员、居民打交道的需要也在增加。两位作者在采访中反复看到的现象是,中国公司带着资金和承诺而来,对当地人来说似乎前景非常美好,然而承诺往往无法兑现,当地人经常发现中国公司的工作条件最差、工资最低、对周围居民的福祉最不关心。1992年首钢买下了秘鲁马科纳地区的铁矿开采权,成立了首钢Hierro秘鲁公司,当地人以为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但希望很快破灭,首钢雇佣的4000多当地员工中,仅有一半是全职员工,其他都是临时工或通过中介雇佣,首钢的工资支出少了40%,但这些低工资的员工生活就十分艰难。马科纳镇上居民的住房和水电都被首钢控制,引起当地人的强烈不满,觉得自己的资源被人劫持了,仿佛生活在殖民地中。首钢曾三次在镇中心搭起中国牌楼,每次都被当地人推倒。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其它地方,在毛里塔尼亚国家体育馆的建筑工地上,一位受雇于中国建筑公司的当地人偷偷找到两位作者,抱怨说和工地上的中国工人相比,当地人的工资低、工作时间长、没有医疗保障,每次发工资还被莫名其妙地扣掉一些,他说“中国人假装给我们发工资,我们就假装干活。”
平心而论,海外的中国公司并不是因为当地员工是“外国人”而刻意压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实就是建立在这种工人低工资、低福利、无保障的基础之上的。两位作者的观察是“对中国公司来说,其他人必须适应他们的标准——无论是雇佣条件、工资水平还是对环境的破坏,中国公司不会想到去适应当地人的标准。”
对环境破化的漠视,也被中国公司带到了海外,书中这方面的例子非常有好几个。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部,为了向中国出口木材,造成了森林的大幅度破环。对木材产地进行标注和监督是防止滥砍滥伐的有效手段,但为了保护东北地区的木材加工业,有关当局一直不愿意认真实施。在莫桑比克,大批的珍稀硬木被非法砍伐,几乎消失殆尽,原因是中国的需求量大,而且中国商人愿意收购,“有办法”打通关节运出去。
两位作者认为,书中所描述的许多问题,根子还在于缺乏监督。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公司往往是和贷款、投资一起来的,加上当地法治不健全,让许多人无所顾忌。而这些中国公司在国内也缺乏在法律、行政、媒体和民间层面的监督,惯于黑箱操作。他们在本书前言中即声明,对他们所写的每个故事,他们都会认真寻求中国官方的说法,然而在实际采访过程中却发现要找到愿意回答问题的官方代表,实在是难上加难,官方抗拒交流的做法,有时候到了可笑的地步。这与本文开头提到的华为公司在英国的公关手段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
这本书也存在一些问题,书中的第一手资料极其丰富,然而在材料组织上缺少章法,常常在世界各地跳来跳去,显得松散而无明确的脉络。有时候许多材料堆在一起,反而造成每个故事都无法深入讨论,显得表面化。两位作者在寻找采访对象中的努力,非常值得赞赏,然而可能是语言文化的原因,有时候会让人觉得采访缺乏深度。另外也许是跳来跳去的关系,有时候书中数字前后不一致,比如中国与伊朗的双边贸易额,在第二章中援引伊朗官员的话说是500亿美元,但是在第四章中这个数字就成了360亿美元。
尽管有这些缺点,《沉默的中国大军》仍然是一部视角独特,资料丰富的作品。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中国在成为经济超级大国的过程中,必然会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环境与民生造成直接间接的影响。与其对这些后果不闻不问,不如积极参与改善,因为这不仅仅是国家形象问题,更涉及到今后几十年里中国有多少朋友、有多少和平空间的问题。
《经济观察报·书评·中国的沉默大军》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