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风暴来临前的文化“碎片”

 

书名:《1913:风暴来临前的一年》(1913: The Year before the Storm)
作者:弗洛里安•伊利斯(Florian Illies)
英文版出版社:Clerkenwell Press
英文版出版时间:2013年7月

 

如果你看过英剧《唐顿庄园》的话,也许还记得在第一季结束时,老爷向众人宣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消息。在《唐顿庄园》中可以看到,一战爆发前的欧洲,还属于一个传统的等级森严的社会,然而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急促,新的思潮行为在各地涌现。一百年前的1913年,正是欧洲进入现代社会后达到的第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顶点,许多人没有想到一场风暴正在酝酿中,一年之后将会席卷欧洲,打破了许多人的梦想,夺走了许多年轻的生命。

明年估计将会有许多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百周年的新书出版,然而以1913年为主题,却是一个别致的想法。今年在英国和德国分别出版了两本同样叫做《1913》的新书,英国版《1913:大战前的世界》(1913: The World before the Great War)的作者查尔斯•埃默森(Charles Emmerson)是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研究员,在他的新书中,他选择了1913年的23个著名城市作为代表反映大战前一年的世界,其中以欧美城市为主,亚洲地区包括东京以及北平—上海(作为一个城市)。德国版《1913:风暴来临前的一年》(1913: The Year before the Storm)的作者弗洛里安•伊利斯(Florian Illies)曾经是德国几家报纸的文学版编辑,同时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他选取的角度更为独特,乍一看,这似乎是一本以“历史注脚”串联起来的书。

这本书大致以时间先后为线索,1913年的每个月各成一章,但是每一章中的角色却是跳跃式的入场离场,有些也可能会反复的出现,比如第一章一开始,1913年的第一秒,是一声枪响,开枪者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被警察抓住送到了黑人青年教养院,为了让他不要继续闹事,教养院院长给了他一把小号。接过小号,他立即安静下来,吹出了他生平第一个小号音符——阿姆斯特朗后来成了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爵士音乐家之一。同一天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在给费莉斯•鲍尔(Felice Bauer)写信,这位死后才成名的小说家,生前给他的这位梦中情人写了500多封信,他与鲍尔的悲剧爱情故事将在以后的章节断断续续地上演。

你可能已经猜到,这本书的作者,采取的是一种也许可以说是“碎片”式的手法来再现历史,将重要的事件打碎,然后通过重新组合让读者对这段历史获得新的认识。1913年是新旧交替的一年,在欧洲确实发生了不少重要的文化事件: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春之祭》在巴黎首映引发剧烈反应甚至骚乱、弗洛伊德和曾经的同道人荣格公开分裂、两年前从卢浮宫中被盗走的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终于被找到等等。这些著名历史事件,在书中都以片段的方式呈现,有时只是一两句话带过。

全书步调轻松快速,人物众多却并不让人觉得繁杂臃肿。书中向我们呈现的历史偶然性有时实在令人吃惊,1913年俄罗斯年轻革命家斯大林到维也纳做客,住在同一城市的有一个年轻画家阿道夫•希特勒,两人都有在美泉宫花园散步的习惯。作者猜测:也许哪一天这两个陌生人会在散步时迎面相遇?两个未来的暴君,会礼貌地相互打个招呼?1913年的欧洲正是歌舞升平,但是暴力与杀戮正如一道阴影悄悄地逼近。

这种“碎片”式的写作手法,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研究支撑,更困难的是必须呈现出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作者很少提及当时的政经事件,他想用这些文化“碎片”展现一个渴望剧烈变革、对和平几乎厌倦的年代。然而只有当战争真正来临之时,人们才会意识到这场风暴的破坏力会有多大。

话题:



0

推荐

吕品

吕品

283篇文章 6天前更新

独立撰稿人、《经济观察网》特约记者。曾任《卫报》(Guardian)编辑。自认十多年的科研训练让我受益匪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