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998年,英国作家威廉•博伊德(William Boyd)出版了一本美国画家纳特•泰特(Nat Tate)的“传记”,记述了这位活跃在1950年的纽约、现在却“被世人遗忘的”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的生平故事,赢得不少关注和好评,一幅被“重新发 现”的泰特的油画作品还在索斯比拍卖行以七千多镑的价钱售出。但是不久之后,人们就发现这本“传记”其实是一本小说,纳特•泰特是博伊德笔下的虚构人物, 名字来自伦敦的两家藏有大量名画的美术馆:国家美术馆(Nat)和泰特美术馆(Tate)的简称,高价卖出的油画其实是博伊德自己的画作。

让许多人中招的原因之一,是书中配有不少“纳特•泰特”在各个年代、各种场合的照片。有照片为证,加强了“传记”的真实性,让人不疑有诈。其实这些照片都是博伊德平时收集的老照片,是他的一个爱好。照片都是真实的,但是由此串联起来的,却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书名:《甜蜜的爱抚》(Sweet Caress)
作者:威廉•博伊德(William Boyd)
出版社:Bloomsbury Publishing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博伊德今年新作《甜蜜的爱抚》(Sweet Caress)同样配有许多老照片。这依然是一部“传记”,女主角艾默里•克莱(Amory Clay)的回忆录。艾默里在1908年出生于英格兰一个中产阶级家庭,7岁那年她的叔叔、一位职业摄影师送给了她一台柯达布朗尼2型折叠式相机作为生日礼物,从此让她对相机“留住生命瞬间”的魔力感到着迷,长大之后在二十世纪的几个文化中心闯荡,成为开创时代先河的职业女摄影师之一。1970年代末,年迈的艾默里独自居住在苏格兰高地西部一个偏远的海岛上,回忆自己人生道路,决定下一步该怎么走。

博伊德现在是英国知名畅销小说作家,还是受邀续写《007》系列小说的作家之一,当然不可能重复纳特•泰特“传记”的招数了,尽管在《甜蜜的爱抚》中有真实的历史人物出现,但这部新作是正正经经以小说出版的。其实在这之间,他在2002年出版的小说《赤子之心》(Any Human Heart)就已经采用过类似的写作方式,男主角是一位二十世纪的英国作家,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与几位著名作家都有交往,小说以他的“日记”拼接而成。2010年这部小说曾被英国电视4台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播出。

和《赤子之心》中的男主角一样,《甜蜜的爱抚》中的艾默里也用她的相机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从1920年代的伦敦上流社会,到当时自由、狂放、无所顾忌的柏林,以及二战之前歌舞升平的纽约,再回到1936年英国法西斯黑衫党与反法西斯群众在伦敦东区街头的激烈对峙,艾默里是目击者,她的相机是见证者、她手中的一件武器、她的保护者、也是招致伤害的原因。在小说的下半部,艾默里随着反击的盟军重新踏上欧洲大陆,目睹了许多战争的丑陋与残酷,还因此结识了未来的丈夫,一位苏格兰的世袭男爵。婚后过了多年的家居生活,快60岁时她再次投身战场,这次越南战场上的美军士兵和南越民众成她镜头追随的目标。

本书作为小说的特殊之处,是书中插入了许多“由艾默里拍摄”或是“艾默里拥有的”的照片,包括她小时候的家庭照,在伦敦、柏林、纽约、巴黎、德国战场和越南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下方的标注,这些是小说中某位角色的照片,或是艾默里的新闻照片作品。当然我们知道那些其实是博伊德淘来的老照片,但是照片上这些人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呢?在本书封三的照片中,那位身着泳衣的年轻美丽的女子到底又是谁呢?照片的魔力在于能够凝固生命瞬间,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看着这些照片,感觉一下它们在小说内外的双重意义,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了。

文章载于:《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

话题:



0

推荐

吕品

吕品

283篇文章 6天前更新

独立撰稿人、《经济观察网》特约记者。曾任《卫报》(Guardian)编辑。自认十多年的科研训练让我受益匪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