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盲点:有限道德 与企业行为

 

书名:《盲点》(Blind Spots)
作者:麦克斯•巴泽曼(Max H. Bazerman),安•坦布鲁恩瑟尔(Ann E. Tenbrunsel)
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平装本2012年12月出版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跨国公司合法避税的消息一直是个热点新闻,谷歌、星巴克和亚马逊等公司在英国的业务量与它们向英国政府缴纳的公司税数额完全不成比例。在接受英国议会公开质询时,这几家公司的主管都以自己的做法完全合法来为自己辩护,对此,议会公共帐目委员会主席玛格丽特•霍奇(Margaret Hodge)反驳道:“我们没说你们这么做不合法,我们是说你们这么做不道德。”

现代社会中,即使是商业公司,人们对它们的行为也有一定的道德要求。特别是大型企业,手中控制的资源多,对当地经济影响大,其产品和服务对普罗大众有切身的影响,人们对它们有这样的要求也是正常的。许多企业也意识到这些问题,一般都会制定行为守则,还会给员工进行商业伦理培训等等。

然而,公司企业做出有违道德伦理的行为,依然层出不穷。是因为机构中有些人道德水平不够,还是员工缺乏伦理教育?或者是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更为深层的心理学因素?

两位美国学者麦克斯•巴泽曼(Max H. Bazerman)和安•坦布鲁恩瑟尔(Ann E. Tenbrunsel)在他们合著的《盲点》(Blind Spots)一书中指出,许多人认为自己有着较高的道德标准,但是实际行为却无法达到自己的标准。问题的关键在于,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其实有违自己推崇的道德标准。这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盲点”,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有“盲点”,那么再多的商业伦理培训都不会有什么作用。

两位作者从事的行为伦理学(behavioural ethics)研究,是近年来在西方颇为热门的学科。巴泽曼是哈佛商学院的商业管理教授,坦布鲁恩瑟尔是圣母大学商业学院的商业伦理教授。他们研究的领域是“有限道德”(bounded ethicality),即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为什么“好人”会做有违自身道德标准的事情。

作者在书中举出了不少体现“有限道德”的例子,其中之一是“潜意识歧视”现象。许多人都知道“人人平等”的道理,觉得自己不会因为对方的性别、种族、职业、外貌、口音而产生歧视,然而在潜意识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和相信那些和自己身份背景相似的人。书中提到网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暗藏关联测试”(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可以测试你在潜意识中,对其他人的优劣判断是不是带歧视性的,测试结果可能会让许多人大吃一惊。

作者认为正是因为人类无法意识到自己暗藏的偏见,才会出现道德标准与自身行为脱节的现象。许多人盲目相信当问题来临时,自己会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选择,然而在做决定时,满足当前需求的愿望往往占据上风,屏蔽了对道德标准的考虑,事后又会自圆其说,把自己的选择解释成是符合道德标准的。

这种“有限道德”的心理过程,也会反映在企业机构的思维和行为上。作者认为烟草企业对吸烟致病证据的抗拒、安达信会计事务所在安然(Enron)案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以及跨国石油公司对全球变暖的否认等,都是在现实利益面前伦理被淡化甚至扭曲的例子。

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在不知不觉中掉入伦理陷阱呢?作者认为光是靠道德伦理培训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有限道德”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的决定进行推敲,找出其中暗藏的偏见和短视来。

《盲点》虽然是一本谈论心理学和伦理学的书,但却写得并不枯燥,采用了大量有趣的例子来解释自己的理论。而且作者一再强调,虽然书的主题的商业伦理,但是他们并不想把自己的伦理标准强加在读者头上,而是试图帮助读者,让他们的行为更好地符合自己的道德标准。

话题:



0

推荐

吕品

吕品

291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独立撰稿人、《经济观察网》特约记者。曾任《卫报》(Guardian)编辑。自认十多年的科研训练让我受益匪浅。

文章